首页 > 图书中心 > 商业图书 > 金融投资

企业演义·三分天下-福卡研究所

丛书名:福卡智库
著(译)者:福卡研究所
资源下载:无资源下载
责任编辑:张健
字       数:256千字
开       本:16 开
印       张:19
出版版次:1-1
出版年份:2008-05-01
书       号:978-7-5642-0209-5/F.0209
纸书定价:29.00元   教师会员可用500积分申请样书

序言:解读当前企业格局的敏感与复杂     2005年以来,外企在中国传统产业中狼奔豕突,啤酒、钢铁、水泥、机械等行业均出现了大规模的并购,但从2006年凯雷收购徐工开始,外资并购越来越多地面临“威胁(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指责与磕绊,例如后来法国SEB并购苏泊尔的一波三折、中外企业对洛轴的争夺等等,而2007年娃哈哈与达能之争的愈


  • 序言:解读当前企业格局的敏感与复杂
        2005年以来,外企在中国传统产业中狼奔豕突,啤酒、钢铁、水泥、机械等行业均出现了大规模的并购,但从2006年凯雷收购徐工开始,外资并购越来越多地面临“威胁(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指责与磕绊,例如后来法国SEB并购苏泊尔的一波三折、中外企业对洛轴的争夺等等,而2007年娃哈哈与达能之争的愈演愈烈更是将事态推向高潮。与此同时,出于增长方式转型、产业整合的现实要求,从宝钢的一连串收购开始,央企整合也已拉开帷幕,由于原定2010年前整合为80至100家的目标提前到2008年底完成,预计接下来免不了要疾风暴雨式地上演。由此不难看出,国企、外企、民企之间的攻防正在升级,博弈更为扑朔迷离,仿佛进入了“后三国时代”。为什么会这样?未来又将如何?
        首先,是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造就了这种非常规的企业生态。国企、外企、民企三分天下既是中国过去30年“诸侯经济”的表达式,又是体制转轨的过渡产品。之前中国的改革以简政放权为主:中央下放权力给地方;国有企业不再独揽经济,还市场以空间,“诸侯经济”因此蓬勃兴起。从“唯GDP论英雄”时的招商引资迅速壮大了外资,到近两年限制外资,地方政府开始纷纷主导国资大整合;而民企的起起伏伏与地方政府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曾经叱咤汽车行业一时的资本运营大师仰融,因没能顾及地方政府的感受,将项目立在了错误的地点,最终败走他乡。仰融的悲情自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但市场化改革仍在路上却是重要的时代理由。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国企好比刘备,虽然缺乏竞争力,但出身“根红苗正”,可理直气壮地享受国家政策的庇佑;外企像曹操,虽然讲礼仪,但手段毒辣,往往挟其拥有的核心前沿技术以令国内企业;民企则是孙权,因为出身草莽,无法与国企、外企站到同一起跑线享受“三公”待遇,但其作为市场力量的代表,再加上无畏而勇于拼搏的“性格”,民企不断崛起,与国企、外企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中国企业则处于三雄争霸的混战格局中。
        随着地方时代终结,中央部委走上前台,成为影响企业格局的又一重要变量。2007年末国资委的一纸批文让国企至少在七大战略行业的垄断地位得到巩固,民营油企、民营煤炭大集团因此纷纷面临折戟;而正是由于民营企业“靠不住”,国企民营化要承担经营风险之外的政治风险,地方政府往往仍将外资参股和购并当作地方国资改革的救命稻草。还有此次娃哈哈与达能相持不下,表面上与当地政府“失语”不无关联,而根本原因是相关部委一直没表态,不过随着近日商务部宣布介入考察,事态又将有新的变化。可见,国企、外企、民企的鼎立之势因部委的加入而更加动荡、不均衡。
        其次,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焦点、难点、敏感点大大地提升了企业格局的复杂度,影响其未来走势。一来,随着环保、能源以及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等问题日益严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时不我待,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甚至企业格局也将因此发生深刻变革。例如对太湖蓝藻的有效治理需要上下游的通力合作,这将有助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而节能环保更是成为企业转变生产方式、行业格局调整的巨大推力,那些没能力“边污染边治理”的小企业将被逼出局,仅太湖地区2008年底前就将淘汰2 150家小化工企业。此外,随着现代服务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蒸蒸日上,中、外资不仅面临在新的领域展开博弈,在传统领域的较量也更加多样、不对称。因为像黑石、凯雷基金这样老道的金融资本正在伺机鲸吞中国实际资源和资产。二来,垄断仍将与三国演义纠缠不清。“反垄断法”难产十多年,关键在于反垄断是一件涉及政府职能转型甚至政治改革的系统工程,因此推进起来困难重重。好像此轮调控,各部委利用上收的权力,加快了央企整体上市及整合的步伐;再加上资本市场的全流通与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行政垄断进入了自我增强的“怪圈”;而外资并购的如火如荼,虽然中途受阻,但外资拥有的达到市场垄断地位的各种技术专利、游戏规则、并购手段上的优势仍是一时无法撼动的,外资并购无疑强化着市场垄断。如此一来,“三足鼎立”可能演化为“三家归晋”。
        最后,代表企业格局演化趋势的关键因素已经开始显现。一是证券化。越来越多的国有大型蓝筹走上上市的道路,因此决定国企命运的将不只是政府、部委,外企可通过市场规则合法并购,散户也可“用脚投票”,而国企自身的优越感也将遭遇市场竞争的洗礼。二是无边界化、扁平化。这使得基于有形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面临重重解构。三是要素主义和“知本”主义登场。知识、创意、团队协同能力等要素淡化了资本在公司制中的权重,企业越来越重视对专利权、商誉、信息、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四是并购战略化。流动性过剩时代,企业往往不缺钱,企业之间的并购将是出于拥有核心技术、销售渠道以及产业链上的话语权等战略上的整合,例如全球钢铁业并购的愈演愈烈,主要在于与处于寡头垄断格局中的上游铁矿石企业争夺谈判的话语权。五是CEO的“高情感”。做娃哈哈“宗庆后式”的CEO还是做联想“柳传志式”的CEO无疑将影响合并后企业的命运,即国企、外企、民企能否融合的趋势。 
        因此,从三分天下形成的历史逻辑和现实混战逻辑,以及代表趋势的关键因素不难推断,未来短期国企、外企、民企将继续三雄争霸,只是博弈的手段、方式甚至主战场将面临切换:节能环保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本;价格战让位于金融战、人才争夺战;而企业能否自我解构和重构则是最重要的“暗战”……再过一两个年代,当政府职能真正转变为促成“三公环境”,独立于经济体之外,“企业性格”经过相应的重塑后,或将意味着国企、外企、民企三分天下格局的根本性转变,即“三家归晋”。具体可能有三种方式:一是归于一家公司。即国资、外资、民资以合作为目标,在某一公司中形成稳定的架构,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二是归于一类企业。某一行业或领域被国企、外企、民企其中一个主导。如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产业,国企的地位将得到巩固。三是归于资本。越来越多的私人股权基金加入跨国资产并购行列,意味着公司资本持有者将日益走向全球化,股权结构社会化、杂交化,资本的身份概念可能就此淡化,资本将只是资本。
  • 第1章  破解国企“垂死挣扎”、外企突然变脸、民企速生速死之谜 1
      1.1  国企改革:“感觉不对”2
        1.1.1  央企博弈的内在逻辑2
        1.1.2  国企改革与中国企业改革不是一回事6
        1.1.3  国企改革仿佛在“倒退”11
      1.2  外企变脸:逐利资本版本升级17
        1.2.1  外资扰动房市,权重陡然增大17
        1.2.2  资本“大进大出”时代来临21
        1.2.3  外资将威胁中国经济安全吗28
      1.3  民企速生速死:迷失在浓缩的时空落差中33
        1.3.1  民企自身的科学发展观33
        1.3.2  民营是手段而非目的38
        1.3.3  民企:是扶不起的“阿斗”吗42

    第2章  真相:三分天下的格局48
      2.1  共性48
        2.1.1  过渡期:企业破产危机的真实背景48
        2.1.2  “国家、市场、企业”冤家铁三角54
        2.1.3  企业并购与政经变局58
        2.1.4  “企业办社会”的两个“错位”65
        2.1.5  办企业就是讲平衡68
      2.2  个性74
        2.2.1  国企面临两大难题74
        2.2.2  民企的待遇正处在拐点79
        2.2.3  外企有一千个理由重新布局中国83
      2.3  底牌86
        2.3.1  三分天下86
        2.3.2  认可三分天下89
        2.3.3  天下三分的磨难94

    第3章  历程100
      3.1  国企的垄断之路101
        3.1.1  国企改制的十大误区(上)101
        3.1.2  国企改制的十大误区(下)106
        3.1.3  为什么国企改革举步维艰——定错位(上)111
        3.1.4  为什么国企改革举步维艰——定错位(下)116
        3.1.5  国企改制:由简单到复杂122
      3.2  外企的谋略之路128
        3.2.1  国与国吵架是搞错了对象——跨国企业偷笑,谁在哭128
        3.2.2  跨国企业将修改游戏规则吗131
        3.2.3  从诱进500强到反垄断的国民待遇135
        3.2.4  外资进入的临界: 企业能否共和141
        3.2.5  “宁赠洋人、不予家奴”行将结束145
      3.3  民企的崛起之路149
        3.3.1  要不要追查“第一桶金”149
        3.3.2  民企:为什么一再成为宏观调控的对象,却又一再崛起154
        3.3.3  民企待遇的历史阶段158
        3.3.4  民企进入“战略转折”,如何远离“社会引领”161
        3.3.5  民企是否永远做不大164
    第4章  三足鼎立的必然与无奈170
      4.1  当前企业运行中的十个“为什么”170
      4.2  环境变了,生存方式依然未变,还能不出事174
      4.3  企业应对政策经济不对称性的选择179
      4.4  起飞期的致命诱惑与企业战略183
      4.5  从公私合营到垄断500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187
      4.6  国家战略与企业战略191
      4.7  企业家与政治的新边界196
      4.8  中央收权了,企业经济走向何方199

    第5章  趋势206
      5.1  以企业为自变量的政策走势206
      5.2  中国企业将面临版本升级210
      5.3  趋势Ⅰ  国企:新模式、新“上司”、新问题215
        5.3.1  国资、国企十二个悖论215
        5.3.2  上市国企:高官任命由组织部转到股市219
        5.3.3  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决定因素与值得注意的问题223
        5.3.4  国企面临新“解困”228
      5.4  趋势Ⅱ  外企:限外时代,峰回路转233
        5.4.1  国企上错战场,外企找错地方没有233
        5.4.2  外资“生病”,全民吃药的严峻前景238
        5.4.3  利用外资、外资利用、限制外资242
        5.4.4  限外时代:外资将做什么248
      5.5  趋势Ⅲ  民企:顺势而为,另辟蹊径252
        5.5.1  资本主导由外资转为内资252
        5.5.2  宏观调控下民资的机遇与挑战255
        5.5.3  民企发展的另类前景258
        5.5.4  小企业的“嵌入”式发展263
      5.6  外资、国资、民资,谁套谁267

    第6章  搅动三分天下格局的因素已现身273
      6.1  三雄争霸:“外来物种”引发生态危机273
      6.2  企业的新磨难276
      6.3  企业家未来的命运:制度缺陷的利用与“栽进”281
      6.4  心智缺损,还是公司制解构287
      6.5  混合经济上前台——现代企业制度“隐后台”293
      6.6  破解中国企业家折腰于资金链断裂之谜296

版权所有(C)2023 开云网页版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43664号-2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68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