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简介
组织结构
社领导
大事记
企业文化
公告
资讯
媒体报道
图书评论
教学用书
学术专著
商业图书
考试培训
教学资源下载
图书目录下载
课题选题下载
出版合同下载
宣传物料下载
活动公告
推荐书单
特价专区
活动预约
读者服务
经销商服务
教师服务
作者服务
图书馆服务
学校服务
丛书名: 著(译)者:约翰·D.特纳 资源下载:无资源下载 责任编辑:台啸天 字 数:235千字 开 本:16 开 印 张:11 出版版次:1-1 出版年份:2019-07-01 书 号:978-7-5642-3192-7/F.3192 纸书定价:78.00元 教师会员可用500积分申请样书
“世界经济危机研究译丛”之一,详细介绍和分析了1800年以来英国银行业发生的历次危机。
卡洛琳•韦伯(Carolyn Webber) 亚伦•威尔达夫斯基(Aaron Wildavsky) 定 价:189.00元
伊·纽伯格 定 价:39.00元
约翰·艾斯兰 定 价:62.00元
戴维·罗默 定 价:128.00元
白馥兰 定 价:148.00元
前言 / 1
第一章绪论 / 1 第一节研究缘起 / 1 一、 问题的提出 / 1 二、 针对性初步研究的启示 / 2 (一) 传统互文并非仅指互文辞格 / 2 (二) 传统互文并非仅限于文本内 / 3 第二节研究对象 / 3 一、 本书的研究对象 / 3 (一) 总括性互文标签 / 4 (二) 明示性互文标签 / 4 二、 关于研究对象的范围 / 4 (一) 将“互X”类术语纳入研究对象的原因 / 4 (二) 关于“互体”的问题 / 5 三、 研究对象的语料问题 / 7 (一) 关于语料的来源问题 / 7 (二) 关于语料的复见问题 / 9 (三) 关于语料的归属问题 / 9 (四) 关于语料的年代问题(伪孔安国《尚书传》的年代问题) / 10 第三节研究综述 / 11 一、 传统互文研究综述 / 11 (一) 关于传统互文源起的研究 / 11 (二) 关于传统互文类型的研究 / 12 (三) 关于传统互文层级的研究 / 13 (四) 关于传统互文机制的研究 / 14 (五) 关于中西互文关系的研究 / 16 (六) 以往对传统互文研究的不足 / 17 二、 西方互文性理论研究综述 / 18 (一) 西方互文性理论的源起 / 18 (二) 西方互文性理论的演变 / 25 (三) 近三十年来西方互文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 30 第四节研究意义 / 34 第五节相关术语说明 / 35 一、 隐文 / 35 二、 互文本·前文本·源文本 / 36 三、 元文性文本·元元文性文本 / 36 四、 副文本·元副文本·元元副文本 / 37
第二章传统互文源起研究 / 38 第一节“互文”术语始见研究 / 38 一、 “互文”术语始见的三种可能 / 38 (一) 东汉末《淮南子》注中存在四处“互文” / 38 (二) 《淮南子》原有许慎注与高诱注 / 39 (三) 《淮南子》许注、高注于宋代混杂一处 / 39 二、 论《淮南子》注中四处“互文”当属高诱所注 / 40 (一) 从许注、高注分布的系统性差异推断 / 41 (二) 从《淮南子》注的辑佚著作推断 / 44 (三) 从《淮南子》注与许慎《说文解字》的对比中推断 / 45 三、 高诱与郑玄关系考 / 47 四、 结论:“互文”此术语由郑玄最早使用 / 48 第二节互文辞格发现研究 / 49 一、 关于互文辞格发现的两种观点:“郑玄说”与“服虔说” / 49 二、 服注质疑 / 50 三、 “服虔说”与“郑玄说”之争的原因 / 51 四、 郑玄、服虔先后关系研究 / 53 (一) 从魏晋时期谚语“父康成,兄子慎”推知郑先服后 / 53 (二) 从对反切的使用情况判断服虔为后辈学者 / 54 (三) 从其他人的生平判断郑前服后 / 55 五、 结论: 互文辞格由郑玄最早发现 / 58 第三节郑玄使用“互文”研究 / 58 一、 郑玄使用“互文”的分布情况 / 58 二、 郑玄所用“互文”指称的语言现象 / 59 (一) 对举互文(类义互文) / 59 (二) 互文修辞格(交错省略互文) / 60 (三) 跨文本缩略互文 / 66 (四) 跨文本推理互文 / 67 三、 结论 / 68 第四节古代学者对传统互文 理论建构的三个时期 / 68 一、 传统互文理论建构的萌芽时期(汉末至魏晋) / 68 (一) 明示性互文标签的系统性使用 / 69 (二) 明示性互文标签对互文项互动关系的初步揭示 / 70 (三) 杜预、范宁对互文理解机制的卓越探索 / 74 二、 传统互文理论建构的自觉期(唐代) / 76 (一) 贾公彦对互文成文机制的探索 / 76 (二) 贾公彦对互文理解机制的探索 / 78 (三) 贾公彦在传统互文理论建构过程中的双重作用 / 79 三、 传统互文理论建构的总结期(晚清至现代) / 79 (一) 俞樾提出“参互见义” / 79 (二) “参互见义”观的形成背景 / 83 (三) 郑远汉提出“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 86 (四) 传统互文理论建构中的缺陷 / 88
第三章传统互文之“互”研究: 传统互文互动类型及认知机制研究 / 90 第一节形式互动类互文(语序互动类互文) / 93 一、 倒序协韵互文 / 93 (一) 倒序协韵互文理论的发展 / 93 (二) 倒序协韵互文的类型 / 96 二、 倒序错综互文 / 98 (一) 倒序错综互文源起研究 / 99 (二) 倒序错综互文的类型 / 103 三、 倒序协韵互文与倒序错综互文的关系 / 105 第二节语义互动类互文 / 106 一、 语义近似互文 / 107 (一) 同义互文 / 107 (二) 事同互文 / 114 (三) 类义互文 / 117 (四) 事类互文 / 121 二、 语义冲突互文 / 125 (一) 歧义互文 / 125 (二) 矛盾互文 / 126 三、 语义互补互文 / 128 (一) 意象互体互文 / 128 (二) 异文互见互文 / 129 (三) 事理互明互文 / 140 (四) 事件互备互文 / 146 (五) 特征互足互文 / 148 四、 语义指称互文(同指互文) / 151 (一) 空间同指互文 / 151 (二) 异名同指互文 / 153 (三) 关系同指互文 / 154 (四) 交叉型同指互文(空间性质同指互文) / 154 (五) 同指互文的实质是认知性互文 / 155 第三节形式—语义互动类互文 / 156 一、 形式省略—语义对等类互文(缩略互文) / 157 二、 形式省略—语义互补类互文 / 157 (一) 单向省略互文 / 157 (二) 交错省略互文(互文辞格) / 161 (三) 推理省略互文 / 166 (四) 从话语结构角度看互文辞格与推理互文、特征互足互文的区别 / 175 第四节传统互文的认知机制 / 177 一、 “相似即互文”原则 / 177 二、 “互补即互文”原则 / 178
第四章传统互文之“文”研究: 文的内涵、层级与标记研究 / 180 第一节传统互文中“文”的内涵 / 180 一、 “文”的本义:“文身”之“文” / 180 二、 “文”的内涵: 万物交错皆可成文 / 182 三、 “文”的层级: 从独体字到文本 / 185 第二节传统互文的层级 / 186 一、 文本内传统互文 / 186 (一) 词语层面的互文 / 186 (二) 词组层面的互文 / 191 (三) 小句层面的互文 / 191 (四) 跨句群互文 / 191 二、 主副文本间互文 / 198 (一) 主文本与副文本之间的互文 / 198 (二) 副文本之间的互文 / 208 三、 文本间互文 / 212 (一) 史著体裁间互文 / 212 (二) 篇名互文 / 218 (三) 跨文本同义避复互文(《书》《志》互文) / 218 (四) 跨文本事理互明互文 / 219 (五) 跨文本同指互文 / 219 (六) 跨文本承前省略互文 / 221 (七) 跨文本互文辞格 / 222 (八) 跨文本推理互文 / 224 第三节传统互文的标记 / 228 一、 关于传统互文的标记问题 / 228 二、 事类互文标记 / 229 三、 承前省略互文标记 / 230 四、 推理互文标记 / 230 五、 异文互见互文标记 / 231 (一) 话语互见互文标记 / 232 (二) 事件互见互文标记 / 234 (三) 篇内互见互文标记 / 238 (四) 存疑互见互文标记 / 239
第五章中西互文的对话 / 241 第一节中西关于“文”的相通之处 / 241 一、 中西方“文”本义的共通之处 / 241 二、 中西方“文”中蕴含的非自足观与互涉观念 / 243 三、 中国传统文献中的互文性“文”概念 / 244 四、 中国传统“文”层级的独特价值 / 245 第二节中西互文类型之比较 / 245 一、 中西互文类型的共通之处 / 246 (一) 对副文本互文的共同关注 / 246 (二) 对跨文本互文的共同关注 / 247 二、 中国传统互文独有的类型 / 247 (一) 传统互文对语序层面互文的关注 / 247 (二) 传统互文对文本内互文的关注 / 248 (三) 传统互文中特有的文本间互文现象 / 248 第三节中西互文认知机制的比较 / 248 一、 西方互文的认知机制: 嵌入即互文 / 248 (一) “形式嵌入即互文”原则与生成性互文 / 249 (二) “联想嵌入即互文”原则与理解性互文 / 250 二、 传统互文中的生成性互文与理解性互文 / 252 (一) 中国传统互文也可分为生成性互文与理解性互文 / 252 (二) 中国传统互文中生成性互文的独特性 / 253 (三) 中国传统互文中理解性互文的独特性 / 253 三、 中西互文认知机制的对话 / 254 第四节中西副文本之比较——兼论传统副文本建构的文本世界 / 255 一、 西方副文性理论的提出及对传统互文研究的意义 / 255 (一) 西方副文性理论的提出 / 255 (二) 副文性理论对传统互文研究的重要意义 / 256 二、 传统互文中独特的副文本互文 / 256 (一) 从“经传互举”看副文本的相对独立性 / 256 (二) 从“经序互相足”看主副文本的话语权 / 259 三、 传统副文本建构的文本世界 / 260 (一) 副文本链: 副文本·元副文本·元元副文本 / 260 (二) 副文本的双重身份与元文性文本链的建构 / 262 (三) 副文本存在于跨文本互文中源文本的双重身份 / 263 (四) 副文本中体式的狂欢与文本功能的交汇 / 265 (五) 从副文本《三国志注》到现代解读性新闻语篇 / 267 第五节附论: 广阔视野中的中西互文对话 / 273 一、 西方生成性互文与柏梁体、集锦体 / 274 (一) 多重声音的响起与柏梁体的产生 / 274 (二) 引文的马赛克与集锦体 / 276 二、 西方承文本性理论与刘郎题糕、夺胎换骨 / 281
第六章结论 / 284
参考文献 / 289 后记 / 301 作者简介 / 306
关于我们
开云(中国)
网站公告
资讯新闻
图书中心
学术著作
上财云津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扫描官方天猫旗舰店
+
扫描关注公众号
扫描关注官方微店
版权所有(C)2023 开云网页版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43664号-2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68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