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 学术著作 > 学术 > 经济学

规制改革与经济发展-张汉林 刘光溪

丛书名:政府规制改革丛书
著(译)者:张汉林 刘光溪
资源下载:无资源下载
责任编辑:倪建文
字       数:309千字
开       本:32 开
印       张:11
出版版次:1-1
出版年份:2005-06-01
书       号:7-81098-308-3/F.273
纸书定价:24.00元   教师会员可用500积分申请样书

本书分析和探讨了政府规制的作用,规制改革的背景,非歧视性原则、透明度原则、贸易限制原则、标准化、简化合法评定程序原则等相关内容,对规制改革中竞争政策的实施、政府能力建设与公共管理改革等内容也进行了介绍。全书内容充实,对目前的政府改革工作以及大专院校的科研工作都有参考价值。

  • 本书分析和探讨了政府规制的作用,规制改革的背景,非歧视性原则、透明度原则、贸易限制原则、标准化、简化合法评定程序原则等相关内容,对规制改革中竞争政策的实施、政府能力建设与公共管理改革等内容也进行了介绍。全书内容充实,对目前的政府改革工作以及大专院校的科研工作都有参考价值。
  • 目录 总序1 第一章政府规制改革导论1 第一节政府规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1 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混合经济体制1 二、市场失灵为规制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依据2 第二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规制改革背景2 一、行政符合成本给各国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2 二、政府规制及其管理质量需要提高4 第三节政府规制改革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5 一、政府规制改革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5 二、自然垄断行业的存在需要政府规制改革7 第四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规制改革实践7 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规制改革审查六个原则7 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规制改革的最佳做法9 第五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规制改革实践对 中国的启示12 一、中国需要提高政府规制透明度12 二、更加规范地实施非歧视原则13 三、努力减少和取消不必要的贸易限制14 四、国际范围内的协调措施尚未建立15 五、政策与法律未充分体现竞争原则17 第二章规制的非歧视原则18 第一节非歧视原则的概念与内涵18 一、最惠国待遇原则18 二、国民待遇原则21 第二节WTO货物贸易非歧视原则及其例外26 一、WTO货物贸易最惠国待遇原则及其例外26 二、WTO货物贸易国民待遇原则28 第三节WTO服务贸易非歧视原则及其例外31 一、WTO服务贸易最惠国待遇原则及其例外32 二、WTO服务贸易国民待遇原则37 第四节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非歧视原则及其例外42 一、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最惠国待遇原则 及其例外42 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国民待遇原则43 第五节WTO部分其他协议非歧视原则46 一、《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非歧视原则46 二、《纺织品和服装协议》非歧视原则48 三、《农业协议》非歧视原则48 四、《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非歧视原则48 第六节主要成员非歧视原则的实践51 一、非歧视原则的正确理解与运用51 二、非歧视原则在规制实践过程中履行的总体情况53 三、服务贸易领域中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是追求的 目标56 四、服务贸易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的发展前景57 第三章规制的透明度原则60 第一节透明度的概念与重要性60 一、透明度的概念61 二、规制透明度的重要性61 第二节WTO相关协议对透明度原则的规定64 一、《1994年关贸总协定》透明度原则65 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透明度原则66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有关透明度原则69 四、《服务贸易总协定》关于透明度原则的规定73 第三节部分区域组织协议中的透明度原则77 一、欧盟的透明度原则77 二、《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关于透明度原则规定80 三、加拿大与智利自由贸易协议关于透明度原则的 规定83 四、欧盟与墨西哥经济伙伴关系中的透明度原则84 五、墨西哥、哥伦比亚与委内瑞拉自由贸易协议中的 透明度原则85 六、新西兰与新加坡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安排对 透明度原则的规定87 七、亚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透明度原则的规定88 第四节不同阶段提高透明度的措施及相关国家的做法 88 一、规制制定、修改过程中严谨的事前咨询程序88 二、主要国家在事先规制制定、修改过程中的咨询程序 91 三、规制制定、修改后保证公众能够及时获得相关信息 94 四、主要国家在规制制定、修改后的信息公布程序96 五、规制实施过程中需要具备清晰、公开而有效的 申诉程序98 六、主要国家规制实施过程中的申诉程序99 七、确保提高某些特定领域的透明度100 第四章避免不必要的贸易限制原则105 第一节避免不必要的贸易限制与《技术性贸易壁垒 协议》106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避免不必要的贸易限制106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宗旨与目标107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总则108 四、协议中的技术法规和标准108 五、符合技术法规和标准111 六、协议对信息和援助的规定114 第二节避免不必要的贸易限制与《卫生与植物卫生 措施协议》117 一、基本权利和义务117 二、国际协调118 三、风险评估和适当的卫生与植物卫生保护水平的确定 118 四、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的国际管理120 第三节贸易和投资规制的应用121 一、制定规制时必须对规制的影响进行评估121 二、对规制影响分析进行严格、系统的质量控制123 三、贸易与规制部门官员间应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124 第四节规制的实施与行政程序的简化126 一、应强化规制实施的能力建设126 二、采纳其他规制的能力126 三、减轻商业经营负担127 四、《装运前检验协议》与不必要贸易限制的减少128 五、海关程序的简化和自动化132 六、特定领域内避免不必要的贸易限制134 第五章国际协调措施与标准化136 第一节国际协调措施136 一、采用国际协调措施的必要性136 二、采用国际协调措施的阻碍因素141 第二节以国际标准为基础152 一、多边和区域规范:参考国际标准并作为本国规制的基础152 二、尽力对使用国际标准的情况进行有系统的监控155 三、接受国外措施为国内对等的措施156 第三节国际协调措施原则的实践——标准化158 一、标准化的定义159 二、标准化与贸易165 三、国际标准化的参与者166 四、标准化与规制的联系173 五、标准化进程的效率182 六、标准的透明度185 第六章简化合格评定程序原则187 第一节供应商对合格的声明与社会责任187 第二节对合格评定程序的相互认可188 一、对合格评定程序的相互认可189 二、对合格评定相互认可的三个层次191 第三节对合格评定程序的规范与实践193 一、WTO对合格评定程序的规定193 二、欧盟在标准和合格评定领域的贸易政策194 三、东盟相互认可协定的实施196 四、一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不同的政策趋势197 第四节相互认可协定202 一、相互认可协定的利益203 二、相互认可协定以及标准和规制的协调204 三、规制相互认可协定的模式选择205 四、减少相互认可协定的谈判成本及实施成本208 五、对外国或国际标准认可时必须考虑的因素209 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认可国外标准的发展趋势 211 七、“可控制”的相互认可方式213 第五节多边和区域认可模式的比较216 一、《服务贸易总协定》第7条对认可的规范216 二、区域协议217 三、分析和结论225 第七章规制改革中竞争政策的实施231 第一节竞争政策的地位与作用232 第二节世界贸易组织与竞争政策234 一、WTO规范下的竞争政策235 二、WTO框架下规范竞争政策日趋紧迫238 三、WTO各成员对建立多边竞争政策规则的态度239 第三节区域框架下的竞争政策原则242 一、欧盟的竞争政策242 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竞争政策249 三、亚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框架下的竞争政策249 第四节美国的竞争政策252 一、美国竞争政策的主要内容256 二、竞争政策豁免266 三、美国竞争政策的实施状况与发展趋势270 第八章规制改革与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277 第一节制度、规制与经济增长277 第二节政策和制度对生产率增长作用的经验分析280 一、产品市场规制与生产率增长281 二、劳动市场规制与生产率增长282 第三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规制改革及其与生产率、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284 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规制改革与生产率增长差异的关系284 二、所有权和竞争在增长中的作用286 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产品市场规制、治理结构和竞争及其绩效289 第四节对中国规制改革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 293 第九章政府能力建设与公共管理改革296 第一节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的必要性296 一、政府需要与社会同步发展297 二、增强政府的信用297 三、新的压力下政府角色的转换298 第二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公共管理改革的经验 298 一、为改革营造条件,制定满足公众需要的改革议程298 二、危机或突发事件提供改革机会,而改革战略带来持续的变化299 三、培育政府良性互动改革的能力303 四、建立完善的机制以确保改革政策的一致性305 五、加强与各方的沟通以赢得对改革的支持308 六、建立政府改革的激励机制313 第三节如何可持续进行公共管理改革315 一、在改革进程中注意避免改革疲劳316 二、如何避免改革出现倒退323 三、在改革的制定和执行中间架起桥梁326 四、确定和培育未来领导者328 参考文献334 后记337 

版权所有(C)2023 开云网页版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43664号-2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68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