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 学术著作 > 学术 > 经济学

我国财务报告国际趋同性——内部审计报告模式-王霞 王镇蒙

丛书名:
著(译)者:王霞 王镇蒙
资源下载:无资源下载
责任编辑:王芳
字       数:165千字
开       本:32 开
印       张:5
出版版次:1-1
出版年份:2007-06-01
书       号:978-7-81098-966-4/F.920
纸书定价:18.00元   教师会员可用500积分申请样书

本书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和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财务报告及内部审计报告的国际化形式,同时介绍了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介绍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并总结了主要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国内外内部审计报告模式的对比,对内部审计理论进行述评,发现现有的内部审计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及如何使用内

  • 本书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和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财务报告及内部审计报告的国际化形式,同时介绍了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介绍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并总结了主要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国内外内部审计报告模式的对比,对内部审计理论进行述评,发现现有的内部审计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及如何使用内部审计达到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对国内外内部审计模式进行了对比,重点集中于内部审计模式与审计委员会、公司治理的关系及内部审计外包模式。另外,对产权、交易费用及契约成本与内部审计模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内部审计模式形成的动因分析,从企业所有权理论出发,分析企业所有权结构对企业利益分配的影响,然而,企业权利分配契约的形式与有效性受到交易费用的影响。通过构建内部审计控制权理论,提出影响内部审计的形成主要有企业控制权、控制权与索取权匹配模式和交易费用三个动因。 内部审计的权限与职责即内部审计契约来自于投资者和管理者对企业的控制权,这是从企业控制权分配契约中衍生出来的。因此,内部审计的作用是,为企业控制权分配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交易契约的顺利履行服务,并对契约中存在的漏洞与不足进行弥补与改进,而且,企业的控制权与索取权匹配模式决定了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控制权的强弱关系,使得权利强的一方有能力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内部审计契约。基于这样一个理念,内部审计可以满足管理者对企业生产、经营及组织运作等方面经济行为的监督、复核以及咨询的需求,也可以满足投资者对于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违背投资者利益)进行监管,即服务于投资者改善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的需求。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权限正是基于投资者的剩余控制权所衍生出来的公司治理权的一部分,结合内部审计的其他职责,如审计财务信息、评估内部控制、改善组织运营效率与效果等这些管理者的特定控制权所衍生出来的权利,构成了完整的对内部审计的授权范围。投资者和管理者的控制权中衍生出来的这些权利指向内部审计时,便赋予内部审计相应的权利和职责。 交易费用是另一个影响内部审计形成的动因。投资者和管理者在进行控制权分配及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产生交易费用。投资者与管理者为了最大化自身利益,通过实施不同程度的监管以降低交易费用。但监管同时也会带来新增加的内部交易费用,因此,投资者与管理者会在交易费用的降低与增加中取得一个平衡。投资者与管理者可供选择的监管模式包括亲自监管、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外包和设立各层级授权模式下的内部审计部门等。 第四章内部审计模式形成的过程分析,利用影响内部审计形成的三个动因构建了内部审计形成博弈模型,在控制权、控制权与索取权匹配模式和交易费用交互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的内部审计契约。特别是在外部投资者存在的情况下,解释了管理者、内部投资者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如何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内部审计契约。本书依次设定基本假设,依据内部审计形成构建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动态内部审计形成博弈模型,最后对博弈模型分别在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进行求解。博弈的均衡结果表明,作为希望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外部投资者、监管者和债务权人,当其使用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公司治理状态的一个信号进行分析、辨别时,内部审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治理状态有甄别作用,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干扰的因素,即没有被甄别出来的公司可以通过模仿其他公司的行为获得好处。 在第五章对我国内部审计报告模式的实证检验部分,利用沪、深两市发行A股公司财务报告中对内部审计模式披露的信息模式及其他财务数据对内部审计模式形成动因和过程分析的结果进行实证检验。首先,提出研究假设;其次,进行研究设计,筛选变量,构建检验模型;再次,对有关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最后,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检验研究假设。实证的结果表明,企业的内部交易费用越高,企业赋予内部审计的监管权利也就越大;外部利益相关者以内部审计作为信号判断企业的交易费用类型,则仅可以有效辨别高、低两类均衡企业,其他企业则会模仿均衡企业以获利。 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研究成果,探讨了对我国内部审计报告模式改进的建议,并在讨论研究局限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财务报告与内部审计报告模式的国际趋同性/1
    一、财务报告的国际趋同性/1
    二、内部审计报告模式的国际趋同性/4
    三、本书中的有关概念/7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10
    一、研究思路/10
    二、研究框架/14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15
    一、研究方法/15
    二、研究的主要结论/16


    第二章 国内外内部审计报告模式的对比/20
    第一节 国内外内部审计形成的基本理论/20
    一、内部审计的本质/20
    二、内部审计形成的动因/23
    三、一种综合的观点/29
    第二节 国内外内部审计模式研究/30
    一、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30
    二、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模式/32
    三、内部审计的外包模式/35
    第三节 产权、交易费用和内部审计模式的研究/36
    一、产权与内部审计模式/36
    二、交易费用与内部审计模式/37
    本章小结/38

    第三章 内部审计模式形成的动因分析/40
    第一节 产权理论与交易费用经济学/41
    一、产权理论/41
    二、交易费用经济学/47
    第二节 控制权主导下的内部审计模式/51
    一、控制权在内部审计模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52
    二、控制权与索取权匹配模式对内部审计模式形成的影响/55
    三、交易费用对内部审计模式形成的影响/58
    第三节 不同模式的内部审计契约/64
    一、无独立组织机构的内部审计契约/65
    二、有独立组织机构的内部审计契约/66
    本章小结/68

    第四章 内部审计模式形成的过程分析/70
    第一节 内部审计模式形成的模型设计/71
    一、内部审计形成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73
    二、管理者对控制权的行使及外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76
    三、管理者和外部投资者行使权利的顺序/77
    四、管理者和外部投资者的效用函数/79
    第二节 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契约的选择/84
    一、中层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契约的选择/84
    二、高层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契约的选择/85
    三、外部投资者的最优投资策略/86
    四、对不同类型企业内部审计契约选择的比较/86
    五、企业内部审计契约的不同种类/89
    第三节 外部投资者影响下企业内部审计契约的选择/90
    一、外部投资者无法用于辨别的内部审计契约/91
    二、外部投资者能够用于辨别的内部审计契约/93
    三、内部审计契约再分析/97
    第四节 对内部审计模式形成模型及其结果的解释/102
    一、内部审计契约的形成过程/102
    二、内部审计契约作为公司治理信号的辨别能力/104
    本章小结/106

    第五章 对我国内部审计报告模式的实证检验/108
    第一节 研究假设/108
    一、交易费用对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的影响/108
    二、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的影响/109
    三、各种内部审计模式的比较/110
    第二节 研究设计/111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111
    二、变量定义/113
    三、模型设计/118
    第三节 描述性统计/120
    一、样本的内部审计模式分布/120
    二、上市公司不同行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121
    三、设置内部审计部门的企业的产权性质/123
    四、主要解释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123
    五、影响内部审计模式有关因素的描述性统计/124
    第四节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127
    一、对交易费用影响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假设的验证/127
    二、对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的影响假设的验证/132
    三、对各种内部审计模式的比较假设的验证/135
    四、稳健性检验/141
    本章小结/149

    第六章 我国内部审计报告模式的改进/150
    第一节 对我国内部审计报告模式的改进/150
    一、内部审计形成的控制权理论/150
    二、理论中存在的内部审计模式/153
    三、对我国内部审计报告模式的改进/154
    第二节 本书研究的局限/156

    参考文献/158

    后记/169

版权所有(C)2023 开云网页版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43664号-2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68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