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 学术著作 > 学术 > 经济学

国民经济安全研究:房地产泡沫、经济波动与政府调控-徐龙炳

丛书名:
著(译)者:徐龙炳
资源下载:无资源下载
责任编辑:张虹
字       数:276千字
开       本:16 开
印       张:17
出版版次:1-1
出版年份:2008-07-01
书       号:978-7-5642-0230-9/F.0230
纸书定价:25.00元   教师会员可用500积分申请样书

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既是基础产业,又在一定时期扮演先导、支柱产业的角色,房地产市场波动会对经济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现有的文献表明,房地产泡沫增加经济动态效率的潜在能力,但也增加了经济系统的不稳定性,对实体经济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并对社会的财富分配和经济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因房地产市场失控导致经济

  • 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既是基础产业,又在一定时期扮演先导、支柱产业的角色,房地产市场波动会对经济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现有的文献表明,房地产泡沫增加经济动态效率的潜在能力,但也增加了经济系统的不稳定性,对实体经济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并对社会的财富分配和经济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因房地产市场失控导致经济泡沫,进而引发金融危机,最终形成泡沫经济,这种现象在20世纪后半期屡屡发生。美国、泰国、中国香港地区、日本等地都曾因此造成金融风险,有的至今阴影未消,其中日本尤为明显。由房地产泡沫与股市泡沫等资产价格泡沫引起的金融危机导致了日本经济的剧烈波动,并迎来了日本历史上最为漫长的经济衰退,使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的萧条和低迷状态。时至今日,日本经济也未能彻底走出阴影。
        因此,理论研究和国际历史经验都告诉我们,房地产业由于其不同于一般产业的性质,其发展与金融业以及国民经济安全休戚相关。在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时,房地产业必定成为支柱产业,此时一定要保证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谨防房地产泡沫所导致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过猛。大体上说,我国房地产业是经历了一个由20世纪80年代起步、90年代渐进、进入21世纪后突进的过程。刚开始的十多年基本上是平稳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在外部资金大量流入的推动下,我国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经历了大幅快速上涨的过程。资产价格不断高企,正在一步步制造泡沫,带动了虚拟经济投资热,不断对经济发展的基础造成伤害。各级政府也在采取各种政策组合手段试图调控房地产市场。近年来,各相关主管部门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也一直接连不断,但房地产市场的走向总是与宏观调控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汲取国际教训,正视我国房地产失控的隐患,厘清房地产泡沫和宏观经济波动以及国民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既是政府宏观管理必须密切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术界长期探索的重大课题。
        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之下,本书以房地产泡沫、经济波动与政府调控为主题,系统考察了中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和宏观经济状况,全面分析了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理、传导机制以及对我国宏观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未来走势进行了展望,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建议。
        本书的具体内容和研究框架如下:
        第一章从房地产泡沫的概念和类型,房地产泡沫的存在性检验和测度,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原因、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房地产泡沫的经济后果与财富效应等四个侧面和维度对国内外房地产泡沫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回顾和评述了我国学者对于房地产泡沫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结构状况,探讨了房地产市场估值状况,并总结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特征和风险。本章的研究有助于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对房地产估值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进行准确的把握。
        第三章系统探讨了房地产业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首先从房地产业的开发投资、资金来源、商品房销售价格、销售面积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的运行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予以预测;其次是研究我国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从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相关产业的发展、就业、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城市化等方面来加以分析;接着对1980年以来我国房地产改革所采取的一些调控手段予以总结,特别是对2003年以来我国对房地产业实施的一些宏观调控的内容与效果予以分析,并对美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实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进行经验总结。最后针对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宏观调控措施和建议。
        第四章首先回顾了国内外有关房地产周期波动研究的主要成果,然后通过对改革开放后我国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实证分析,揭示我国房地产周期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解析影响我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的主要成因、机制,并根据易学周期循环原理,探讨了中国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的规律。
        第五章分析了房地产泡沫与我国的金融安全。首先从房地产泡沫导致金融危机的内在机理、房地产泡沫导致金融危机的主要特征、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危机的检测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接着在描述和刻画我国房地产业和金融安全现状的基础上,从宏观环境、房地产市场、消费者、生产者、政府和银行等角度剖析了我国房地产业中的金融风险;最后从宏观层面、增长面和政策面对我国的房地产走势进行了预测,并从宏观环境、房地产市场视角、消费者视角、生产者视角、政府视角和银行视角等多个角度提出防范和控制我国金融安全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研究了流动性过剩与我国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的关系。流动性的本义是指资产转换为现金或支付手段的难易程度,而在宏观层面上,流动性则反映了货币供应的一种基本状况,可理解为不同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流动性过剩是实际的流通货币量超出经济均衡状态下的部分。本章研究了中国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并对流动性过剩和房地产、股市泡沫的关系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了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为本书的总结部分,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政府调控的建议。本章在回顾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对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现存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和总结,最后提出了我国房地产业市场规制优化和宏观调控的具体建议。
  • 前言/1
    第一章  房地产泡沫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1
      一、房地产泡沫的定义与分类/1
        (一)资产泡沫与房地产泡沫/1
        (二)资产泡沫与房地产泡沫的分类/4
      二、房地产泡沫的存在性检验与度量/7
        (一)房地产泡沫的存在性检验/7
        (二)房地产泡沫的测度/10
      三、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原因、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13
        (一)理性泡沫理论模型:理性人之间的交易是怎样导致泡沫的/14
        (二)非理性泡沫理论模型:行为因素在资产泡沫中的作用
          /18
      四、房地产泡沫的经济后果与财富效应/21
        (一)房地产泡沫的经济后果/21
        (二)房地产泡沫的财富效应/27
      五、房地产泡沫:中国的理论和实证研究/28
        (一)中国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和机制:理论模型/29
        (二)房地产泡沫的国际比较:经验借鉴/30
        (三)我国房地产泡沫的经验证据:对全国市场的研究/31
        (四)我国房地产泡沫的经验证据:对局部地区和城市的
    研究/34


    第二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结构与估值现状分析/42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结构分析/42
        (一)我国商品房市场的供需状况/43
        (二)房地产市场供需问题产生的原因/52
        (三)我国房地产业的进入壁垒/57
      二、我国房地产市场估值状况分析/60
        (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估值状况/60
        (二)房地产价值高估的成因分析/67
      三、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特征和风险分析/69
        (一)房地产市场结构的主要特征/69
        (二)房地产价值高估引致的风险分析/74

    第三章  我国房地产业运行现状及其对国民经济的综合影响
    /79
      一、引言/79
      二、我国房地产业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前景/82
        (一)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分析/82
        (二)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90
      三、我国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93
        (一)房地产业投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93
        (二)房地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95
        (三)房地产业投资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97
        (四)促进房地产经济发展,居民居住水平得到提高/99
        (五)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城市面貌得到改善/100
      四、宏观经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102
        (一)我国房地产改革调控的背景回顾/102
        (二)2003年以来宏观调控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104
        (三)国外房地产调控的经验与启示/107
      五、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措施/110
        (一)我国房地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10
        (二)宏观调控措施/113

    第四章  中国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分析/122
      一、引言/122
      二、经济周期与房地产经济周期/124
        (一)对经济周期的若干认识/124
        (二)易学的周期原理及其对经济周期规律掌握的启示
    /128
        (三)房地产经济周期研究的概况/132
      三、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141
        (一)中国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形态与周期划分/141
        (二)中国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146
      四、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原因与波动规律分析/150
        (一)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的成因和机制/150
        (二)房地产经济周期的波动规律分析/153
      五、易学循环原理在房地产周期波动中的应用/156
      六、总结/163

    第五章  我国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安全分析/168
      一、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安全的理论分析/169
        (一)房地产泡沫导致金融风险的内在机理/169
        (二)房地产泡沫导致金融危机的主要特征/175
        (三)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危机的检测研究/176
        (四)防范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危机的理论途径/179
      二、我国房地产现状与金融安全分析/180
        (一)我国房地产现状分析/180
        (二)我国房地产业中金融风险剖析/185
      三、我国房地产走势与金融安全对策分析/195
        (一)我国房地产走势与前景/195
        (二)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197

    第六章  流动性过剩与房地产、股市泡沫的关系/212
      一、引言/212
      二、文献综述/213
        (一)关于“流动性过剩”定义的研究/213
        (二)对流动性过剩表现的研究/214
        (三)对流动性过剩原因的分析/214
        (四)对流动性过剩的影响研究/215
        (五)提出治理流动性过剩的措施/216
      三、流动性过剩的表现/216
        (一)银行体系资金过剩/216
        (二)货币供应量增速过快/218
        (三)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没有有效下降/218
        (四)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220
      四、流动性过剩的原因/220
        (一)内需增长不足/220

        (二)外贸顺差增长迅速和外资热钱进入使外汇储备
    快速增加/221
        (三)银行资产结构调整/221
        (四)全球性高储蓄和低利率形成全球性流动性过剩/222
      五、流动性过剩与股票市场的关系/222
        (一)流动性过剩并不是此轮股市上涨的根本原因/222
        (二)流动性过剩对股市发展的积极作用/226
      六、流动性过剩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226
        (一)流动性过剩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226
        (二)不应把房地产市场作为吸收过剩流动性的途径/228
      七、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建议/230
        (一)短期措施/230
        (二)长期措施/231

    第七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综合分析以及政府调控建议/234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背景/234
        (一)历史背景/234
        (二)经济发展阶段/235
        (三)城市化/236
        (四)流动性过剩/237
        (五)特殊的市场结构/238
      二、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现存主要问题/240
        (一)土地产权制度存在重大瑕疵/240
        (二)土地开发垄断/240
        (三)政府成为房地产最重要的利益主体/241
        (四)市场操纵和欺诈监管缺失/243
        (五)国有银行信贷闸门失控/243
        (六)价格上涨过快:潜藏巨大风险/245
      三、我国房地产业市场规制优化与宏观调控建议/250
        (一)完善土地产权制度/250
        (二)打破土地开发垄断/251
        (三)严控行政收费,削减政府利益相关度/251
        (四)强化市场操纵和欺诈监管/252
        (五)加强金融监控,确保金融安全/252
        (六)增加供给,改善供需关系/255
        (七)抑制投资型需求,多种渠道保障自住型需求/255


版权所有(C)2023 开云网页版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43664号-2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68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