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 学术著作 > 学术 > 经济学

2009中国财政发展报告——全球金融危机下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丛书名:
著(译)者: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资源下载:无资源下载
责任编辑:尹薇
字       数:468千字
开       本:16 开
印       张:27
出版版次:1-1
出版年份:2009-10-01
书       号:978-7-5642-0608-6/F.0608
纸书定价:46.00元   教师会员可用500积分申请样书

众所周知,以美国“次贷危机”为标志的金融危机的爆发,2008年几乎席卷了世界各主要国家,引起了被称之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经济动荡。作为一个近年来对牵引世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新兴经济体,中国也难以避免这场危机所带来的影响。通过本报告第一编对2008年中国财政经济运行的总体分析,本报告得出的结论是:金融危机并没有从根

  • 众所周知,以美国“次贷危机”为标志的金融危机的爆发,2008年几乎席卷了世界各主要国家,引起了被称之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经济动荡。作为一个近年来对牵引世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新兴经济体,中国也难以避免这场危机所带来的影响。通过本报告第一编对2008年中国财政经济运行的总体分析,本报告得出的结论是:金融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但是,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挑战,这不仅是虚拟经济方面的,也是实体经济方面〖ZK)〗的。同时,我们也进一步认识到,由金融危机产生的外部冲击所带来的伤痛也反映出中国经济内部存在着的问题。如过度依赖于出口外需的外向型经济结构导致了欧美等国家的消费萎缩直接转变为国内生产能力的过剩,而国内收入分配不合理、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多种因素,又使得国内需求无法吸收这种过剩的生产能力。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和分配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则成为从根本上抵御经济动荡的重要途径。本年度报告将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作为研究基点,则体现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者们关于应对本次金融危机政策取向的基本看法。
        无论怎样理解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历史上几次重大经济危机中政府所采取的各项政策都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和教训。本年度报告的第二编通过回顾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20世纪90年代日本金融危机以及亚洲金融风暴等20世纪所发生的几次重大经济事件,梳理了各个时期各国政府所采取的各项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以期获得启示和教训。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们对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罗斯福新政”、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的财政金融政策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所采取的各项政策都会产生褒贬不一的看法。但是,有一点似乎是可以形成共识的,即一旦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发生,政府的介入是不可或缺的:“罗斯福新政”中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扶植弱势农业的产业政策以及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举措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为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日本政府在“泡沫经济”破灭之初,未能以壮士断臂的气魄,快刀斩乱麻地处理大量不良金融资产,致使日本经济经历了痛苦的“失去的十年”,这一教训为奥巴马政府迅速处理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提供了前车之鉴;另一方面,在亚洲金融风暴发生初期,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指导下,各国普遍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渡过危机难关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在强调政府介入的必要性的同时,也许我们更需要关注政府介入经济的方式和目标。就本报告的分析而言,虽然研究者并不否定货币政策以及其他政策手段应对金融危机的作用,但本次报告更多地聚焦于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这一方面是由于财政政策是政府克服经济衰退、启动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手段,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通常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政府已经在危机发生之初,果断地宣布由稳健的财政政策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那么,怎样才能使政府的这一政策转型真正起到预期的效果,并能够为今后长远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呢?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自然成为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的同仁们的责任和义务。


  • 第一编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HT]
    1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QS1〗3)
    1.1 &nbsp2008年国民经济运行概况(〖QS1〗3)
    1.2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26)

    2 &nbsp2008年中国财政收支分析(51)
    2.1 &nbsp2008年中国财政收入分析(51)
    2.2 &nbsp2008年中国财政支出分析(68)

    3  我国国债运行分析(83)
    3.1 &nbsp2008年我国国债的发行(83)
    3.2 &nbsp2008年我国国债的流通(94)
    3.3 &nbsp2009年国债运行展望(101)

    4  中国财政计量经济模型运行分析(107)
    4.1  财政收入计量经济模型(108)
    4.2  财政支出计量经济模型(109)
    4.3  中国财政计量经济模型运行结果分析(111)

    第二编  历史回顾与反思[HT]
    5  美国“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的回顾与反思(141)
    5.1  “大萧条”产生的原因(142)
    5.2  “罗斯福新政”(158)
    5.3  “新政”中的财政政策(176)
    5.4  “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对中国的启示(187)

    6  日本的金融危机与启示(192)
    6.1  日本的金融危机(192)
    6.2  日本金融危机的成因(203)
    6.3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的财政、金融政策(214)
    6.4  日本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220)

    7  亚洲金融危机回顾与反思(224)
    7.1  亚洲金融危机的发展演变(225)
    7.2  开放经济下国际投机是危机的外在直接触发因素(230)
    7.3  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危机的内在基础性根源(238)
    7.4  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政策(243)

    第三编  政策与应对[HT]
    8  形势判断与基本思路(255)
    8.1  全球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255)
    8.2  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与未来形势(269)
    8.3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276)
    8.4  内需拉动与财政政策的介入点(282)

    9  财政政策与居民需求(289)
    9.1  影响消费需求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290)
    9.2  居民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294)
    9.3  促进居民需求增长的财税政策(301)

    10  财政政策与农村需求(306)
    10.1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现状(306)
    10.2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分析(311)
    10.3  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选择(322)

    11  财政政策与政府投资需求(331)
    11.1  市场经济中政府投资行为的理论分析(332)
    11.2 &nbsp1998年以来我国积极财政政策中政府投资对拉动内需的实证分析(341)
    11.3  对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中政府投资的政策建议(351)

    12  财政政策与企业投资需求(370)
    12.1  危机背景下拉动企业投资需求的财政理论分析(371)
    12.2  危机背景下拉动我国企业投资需求的财政政策分析(382)
    12.3  危机背景下拉动我国企业投资需求的财政对策建议(399)

    参考文献(410)

版权所有(C)2023 开云网页版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43664号-2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68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