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001
序二/001
绪论/001
学术主张不是改革政策/002
中国模式的老红利与新红利/004
中国模式的渐进式转型逻辑:合理性与下一步/007
新供给经济学的影响与不足/012
第一章 新供给创造新需求/017
第一节 老供给满足需求,新供给创造新需求/018
一、供给和需求的关系/018
二、长期,供给创造需求;短期,需求影响供给/019
三、在已有市场中供给满足需求,在新市场中供给创造需求/021
四、在供给过剩或供给老化背景下,供给不能自动创造自身等量的需求/022
第二节 新供给如何创造新需求与供给创造需求的系数/024
一、新供给/024
二、新供给的产生方式/025
三、新供给如何创造新需求和新市场/027
四、供给的需求创造系数/029
第二章 新供给经济增长模型/031
第一节 五大财富源泉:条件、要素、驱动力/032
一、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032
二、经济增长的五大财富源泉/033
三、新供给增长模型:条件、要素和驱动力/034
四、经济增长的条件/036
五、从潜在的财富源泉转化为生产要素/037
六、经济增长的根本驱动力:技术进步/040
七、中国的经济增长总结:条件、因素和驱动力/041
第二节 供给侧的不同经济增长模式/043
一、从供给侧或生产侧看增长模式/043
二、制度变革驱动的经济增长/044
三、要素投入驱动的经济增长/045
四、技术进步驱动的经济增长/046
五、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总结与展望/047
第三节 新供给扩张、供给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潜力驱动的经济增长/050
一、财富革命中的新供给扩张/050
二、技术革命中的新供给扩张/052
三、新供给的持续涌现推动供给结构的持续升级/053
第三章 供给结构与经济周期/057
第一节 探寻经济周期背后的驱动力和扰动因素/059
一、从西斯蒙第、马克思到凯恩斯的生产过剩或消费不足理论/059
二、从供给出发的经济周期/062
三、其他经济周期理论及影响/065
第二节 供给结构变化对经济周期的影响/066
一、经济周期的背后:供给创造需求的能力/066
二、新供给形成,经济进入复苏期/067
三、新供给扩张推动经济进入上升周期/069
四、供给结构趋于成熟和老化,经济增速下行/070
五、衡量经济周期新指标:供给创造需求的能力/070
六、工业化后期如何熨平经济周期:用改革的办法推动供给结构升级/071
第四章 用渐进式改革的办法推动供给结构升级/073
第一节 供给结构老化与供给结构升级的规律/075
一、从新供给扩张经济到供给老化型经济,供给创造需求的能力降低/075
二、供给结构升级是一个“破坏性创造”的过程/077
三、先有新供给形成,再有老供给退出/078
四、避免政府在供给结构转型中的误区/079
第二节 政府在供给结构转型中的正确角色/081
一、放松管制、反垄断和减税,为新供给开“绿灯”/081
二、消除对土地、劳动、资本的供给约束/082
三、削减不合理补贴,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083
四、鼓励老供给与新供给收购兼并,而不是行政干预下的简单合并/084
五、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产业政策:引导孵化vs.指令规划/085
第五章 放松对制度改进的约束,改善经济增长的条件/089
第一节 如何认识制度改进带来的增长潜力/090
一、制度对于产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091
二、解除对制度改进的约束/092
三、制度改进带来增长红利/093
第二节 渐进式制度改革的两条主线:产权改革与市场化改革/095
一、产权改革要有新突破/095
二、深化市场化改革/097
三、渐进式改革与社会稳定/098
第三节 供给约束的根源、影响及改革方式与潜力/099
一、行政管制的背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沙砾”/099
二、行政管制的背景——管制过度或管制调整滞后/102
三、供给数量管制对供给的影响:封闭经济模型/104
四、供给数量管制对供给的影响:开放经济模型/105
五、我国在2004年和2016年把供给管制作为宏观政策的影响/107
六、价格管制对供给的影响/108
七、放松管制:修改相关的制度、法律和政策/108
八、放松管制:让新的供给打破旧的行政管制/110
第四节 减税:供给曲线弹性与减税效应/112
一、过度征税会造成总产出的显著下降/112
二、减税效应:供给曲线弹性越大,减税的效果越明显/113
三、中国的高税收约束/114
四、中国的减税行动/116
五、中国的减税效应/117
第五节 打破行政垄断的供给效应:不同国家的行业实践和微观机制/119
一、破除垄断:美国经验/119
二、破除垄断:英国铁路行业的经验/120
三、打破行政垄断:中国转型的成功经验/121
四、进一步解除行政垄断的理性探讨/122
第六章 解除要素供给约束,再造新要素红利/125
第一节 解除要素供给约束的影响与新增长红利/127
一、旧要素红利与中国经济增长/127
二、新红利:解除要素供给数量约束的影响/128
三、新红利:解除要素成本约束的影响/130
第二节 如何解除劳动供给约束,形成多元新人口红利/133
一、渐行渐远的人口红利/133
二、新人口红利: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红利/135
三、新人口红利:改革就业制度,降低劳动成本/136
四、新人口红利:解除户籍制度的影响/138
五、新人口红利:更好的软环境与新移民红利/139
第三节 如何解除资本供给约束,提高低成本的资金可得性/142
一、为什么在中国储蓄率高的情况下,资金可得性低而融资成本高/142
二、新红利:放松金融供给约束,提高资本可得性/145
三、新红利:解除金融供给约束,降低融资成本/146
第四节 如何解除土地供给约束,释放新土地红利/148
一、土地供给约束:产权不清晰/148
二、土地供给约束:使用限制和用地审批制度/149
三、土地供给约束:土地流转及其成本的上涨/152
四、新红利:明确土地确权与促进土地流转/153
五、新红利:改革土地使用制度,释放土地供给/154
第七章 解除技术供给约束,再造新技术红利/157
第一节 解除技术供给约束的新红利/159
一、解除技术供给约束的影响/159
二、新技术红利与技术驱动型的经济增长/160
第二节 如何解除技术供给约束/162
一、改革教育制度,改善人力资本/162
二、更有效的技术创新支持/163
三、提高技术转化率/164
第八章 以“供给要素贡献”为核心的收入分配改革/167
第一节 按供给侧五大财富源泉贡献的收入分配/169
一、劳动、土地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169
二、技术和管理的贡献/171
第二节 要素成本的影响、要素稀缺性报酬及稀缺性超额报酬/174
一、要素成本的影响/174
二、要素稀缺性对收入分配的影响/175
三、要素稀缺性报酬/176
四、要素稀缺性的超额报酬/178
第三节 兼顾效率与平等的收入分配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改革路径/180
一、效率和平等对持续经济增长的影响/180
二、在效率与平等之间的分配调节手段/182
三、促进效率与平等的收入分配模式/186
四、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以中国为例/188
第九章 影响物价波动的供给冲击模型/191
第一节 供给冲击:原材料成本对价格的影响/193
一、原材料成本的价格传导系数/194
二、生产率的提高可以抵消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影响/197
三、下游的过度竞争挤压了厂商的利润,抑制了终端产品的价格上涨/199
第二节 供给冲击:劳动力成本对价格的影响/201
一、劳动力成本对不同行业价格的影响/201
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部分抵消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203
三、过度竞争对劳动成本上升的过滤作用/204
第三节 供给周期的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变化/206
一、生长期决定价格波动周期/206
二、供求缺口决定价格波动方向/208
三、价格弹性决定价格波动幅度/209
四、供给结构决定价格的稳定性/214
第四节 供给结构升级等因素对价格的影响/216
一、供给结构升级对价格的影响/216
二、流通成本对价格的影响/217
三、税收和融资成本对价格的影响/218
四、预期对价格的影响/219
五、货币供给量对价格的影响——单位产能的货币供给量/221
第五节 新供给经济学的物价管理模式/224
一、新供给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物价波动的特点/224
二、稳定物价的根本出路是降低供给成本/226
三、调整供给结构,降低供给周期对价格的影响/227
四、正确认识货币对价格的影响,做好预期管理/228
五、摆脱控物价和稳增长之间的矛盾——增加有效供给/229
六、中国房价调控:抑制需求vs.增加供给/230
附编:与改革同行
一、改革思辨/234
新供给主义宣言/234
供给侧改革须避免三大误区/246
不能用供给侧管理代替供给侧改革/257
二、学界评述/262
最早呼吁供给侧改革,学者推荐新供给主义/262
刘吉、范必、徐林、华生、巴曙松等学者推荐滕泰的《供给侧的觉醒》/264
从新供给主义到供给侧改革——读滕泰、范必等《供给侧改革》/267
让去产能与培育新动力两条河流汇合起来——读滕泰《新供给主义经济学》/274
三、媒体拾掇/281
《21世纪经济报道》:供给学派的中国经济“药方”/281
《金融时报》专访:放松供给约束 解除供给抑制/288
《证券时报》专访: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以放松供给提高经济增长率/297
《中国经济导报》专访:供给侧改革实践需“转、放、改”/303
作者参加国务院经济形势座谈会/311
后记/313
参考文献/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