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 1
导言 ………………………………………………………………………… 1
第一章 晚清营口贸易的商业机能与市场网络 ………………………… 1
一、东北贸易发展概况 ………………………………………………………… 3
二、腹地地区的市场网络及运行机制 ………………………………………… 14
三、营口与南方地区的贸易及其机制 ………………………………………… 22
四、对日贸易及其影响 ………………………………………………………… 31
五、营口的商业构造及其特点 ………………………………………………… 37
小结 ……………………………………………………………………………… 52
第二章 晚清辽河流域的豆品期货市场 ………………………………… 54
一、豆品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 55
二、交易过程、方式及其特点 …………………………………………………… 60
三、交易工具和信用维持机制 ………………………………………………… 70
四、清廷干预和战乱对市场的影响 …………………………………………… 81
小结 ……………………………………………………………………………… 88
第三章 营口过炉银及其运行机制 ……………………………………… 90
一、过炉银的发展过程 ………………………………………………………… 92
二、过炉银的产生与性质 ……………………………………………………… 95
三、营口公议会与银炉组织 …………………………………………………… 100
四、山西票号、上海汇市与过炉银 …………………………………………… 105
五、卯期、利率与过炉银价格的决定 ………………………………………… 110
小结 …………………………………………………………………………… 115
第四章 清末过炉银危机与制度调整 ………………………………… 117
一、过炉银的信用与危机 ……………………………………………………… 118
二、战争冲击与过炉现银制度 ………………………………………………… 121
三、日俄战争期间的信用危机与定价制度 …………………………………… 129
四、东盛和危机与定价决算制度 ……………………………………………… 132
五、辛亥革命、银炉公社与支票转账制度 …………………………………… 147
小结 …………………………………………………………………………… 154
第五章 西义顺破产案与过炉银制度的衰落 ………………………… 157
一、营口银炉派系与西义顺破产案的发生 …………………………………… 158
二、西义顺破产案的救济与官方对市场管理的强化 ………………………… 163
三、过炉银制度的衰落 ………………………………………………………… 168
小结 …………………………………………………………………………… 171
第六章 以大连为中心的钱市、汇市与贸易 …………………………… 173
一、以大连为中心的贸易和金融市场的形成 ………………………………… 174
二、大连钱钞交易市场的功能及交易量 ……………………………………… 181
三、大连与上海的汇兑市场 …………………………………………………… 187
四、大连与东北内地货币市场的汇兑结算关系 ……………………………… 195
五、贸易发展与汇兑市场的效率 ……………………………………………… 199
小结 …………………………………………………………………………… 204
第七章 东北交易所的产生、发展与市场转型 ………………………… 206
一、市场转变与交易所的产生 ………………………………………………… 207
二、各类交易所的发展状况 …………………………………………………… 218
三、关于交易所的设立数量与标准 …………………………………………… 228
四、交易规模及其对贸易的作用 ……………………………………………… 229
五、“九一八”事变后交易所的衰落 …………………………………………… 240
小结 …………………………………………………………………………… 241
第八章 东北交易所的制度安排与交易机制 ………………………… 243
一、交易所的组织与交易人管理 ……………………………………………… 243
二、交易所的信托担保制度 …………………………………………………… 255
三、交易种类与交易方式 ……………………………………………………… 265
四、税收与各类费用缴纳 ……………………………………………………… 280
五、交易价格与交割结算 ……………………………………………………… 286
小结 …………………………………………………………………………… 294
参考文献 ………………………………………………………………… 296
后记 ………………………………………………………………………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