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 学术著作 > 学术 > 经济学

我国经济主体金融化行为及其宏观效应研究-鲁春义

丛书名:
著(译)者:鲁春义
资源下载:无资源下载
责任编辑:袁敏
字       数:220千字
开       本:16 开
印       张:12
出版版次:1-1
出版年份:2020-12-01
书       号:978-7-5642-3676-2/F.3676
纸书定价:56.00元   教师会员可用500积分申请样书

毋庸置疑,金融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血液,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也不可否认其经济社会带来的风险和危机。当前全球金融业迅速膨胀,已脱离实体经济呈现自我循环的状态。这种扭曲的金融现象以其极强的获利能力不断强化资本话语权,使得社会财富快速向少部分与金融相关的经济主体集中。由此导致一系列问题比如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 毋庸置疑,金融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血液,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也不可否认其经济社会带来的风险和危机。当前全球金融业迅速膨胀,已脱离实体经济呈现自我循环的状态。这种扭曲的金融现象以其极强的获利能力不断强化资本话语权,使得社会财富快速向少部分与金融相关的经济主体集中。由此导致一系列问题比如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金融风险迅速聚集等。近十几年来,经济主体的金融化行为给国际国内带来重大影响:华尔街投机者们创造CDS等金融衍生品导致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并引发2009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国内新兴投机者利用金融杠杆及做空机制制造了2015年股票市场价格的登顶和崩盘,继而资本进入房地产市场导致2016年大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疯狂。在不否认金融化带来积极效应的同时,本书主要关注金融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本书主要从当前金融化背景下新的经济关系入手,将经济中各行为主体所涉及的金融化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种行为的特征、机制及其带来的影响,从而更深入理解金融化;同时,从多个角度考虑中国金融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提出适用于具体国家和地区的对策措施。

  •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研究思路 
    1.2.2研究方法 
    1.3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框架 
    1.4本文创新之处 






    2文献综述 
    2.1关于金融化的理论研究 
    2.1.1金融化的原因与表现 
    2.1.2金融化的生成机制 
    2.2关于金融化对经济影响的研究 
    2.2.1金融化与企业创新 
    2.2.2金融化与收入分配 
    2.2.3金融化与宏观经济风险 
    2.3文献述评 

    3相关国家金融化现状 
    3.1金融化重塑“游戏规则” 
    3.2美国经济金融化演变 
    3.2.1以去工业化的方式实现资本积累及其矛盾的空间转移 
    3.2.2以金融化的方式实现资本积累及其矛盾的时间转移 
    3.2.3金融化积累模式负面影响催生再工业化战略 
    3.2.4再工业化进程缓慢导致再金融化抬头 
    3.3欧洲的金融化现象 
    3.3.1欧洲金融化的总体趋势 
    3.3.2欧洲主要国家金融化的差异性
    3.4中国金融化情况分析 

    4基于经济主体行为的金融化机制分析 
    4.1经济主体金融化行为特征与演化博弈设定 
    4.1.1经济主体金融化过程中的行为特征 
    4.1.2演化博弈理论本质及其进步性 
    4.1.3演化博弈在金融化分析中的框架设定 
    4.2经济主体金融化行为演化博弈过程及其经济关系 
    4.2.1基本假设与模型的建立 
    4.2.2经济主体金融化行为演化稳定分析 
    4.2.3经济主体金融化行为动态复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4.3理解金融化现实:经济关系生成机制及其影响 
    4.3.1非金融企业金融化行为方式及其经济关系 
    4.3.2金融企业金融化行为方式及其经济关系 
    4.3.3普通家户金融化行为及其与其他主体关系 
    4.3.4经济主体金融化行为的现实影响 

    5我国经济主体金融化行为的成因——基于企业部门的调查研究 
    5.1研究假设 
    5.2数据样本与变量构造 
    5.2.1数据来源 
    5.2.2变量构造 
    5.3实证结果分析 
    5.3.1民营企业“金融化”与跨行业套利 
    5.3.2经营成本压力与民营企业“金融化” 
    5.3.3信贷约束与民营企业“金融化” 
    5.3.4进一步分析:民间借贷与民营企业“金融化” 
    5.3.5信贷资金分配市场化、经营成本压力与民营企业“金融化” 
    5.3.6稳健性检验 
    5.4小结 

    6我国经济主体金融化行为的收入分配效应 
    6.1金融化、垄断影响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机制分析 
    6.1.1金融化的收入分配影响机制 
    6.1.2垄断的收入分配影响机制 
    6.1.3金融化与垄断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收入分配的共同影响 
    6.2指标设计及趋势分析 
    6.2.1金融化指标设计及趋势分析 
    6.2.2垄断指标说明及趋势分析 
    6.2.3收入分配不平等指标说明及趋势分析 
    6.3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6.3.1模型的设定 
    6.3.2变量与数据的选择 
    6.4实证结果与讨论 
    6.4.1单位根检验 
    6.4.2VAR 模型的建立 
    6.4.3协整检验 
    6.4.4因果关系检验 
    6.4.5脉冲响应函数与影响趋势分析 
    6.4.6方差分解与影响程度分析 
    6.5小结 

    7我国经济主体金融化行为的资本流动效应 
    7.1经济主体金融化行为与资本流动相关性研究 
    7.1.1变量的选取与模型的确立 
    7.1.2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 
    7.1.3面板模型的检验 
    7.2引入外部冲击的经济主体金融化行为与资本流动关系研究 
    7.2.1交叉项引入与变量说明 
    7.2.2引入外部行为冲击的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 
    7.3经济主体金融化行为、外部冲击与资本流动动态关系研究 
    7.3.1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7.3.2具体实证检验过程 
    7.3.3实证检验结果 

    8金融化背景下的资本流动、政策不确定性与金融风险 
    8.1金融化背景下的资本流动与金融风险 
    8.1.1金融化与资本流动 
    8.1.2金融化与金融风险 
    8.1.3资本流动与金融风险 
    8.1.4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金融风险
    8.2我国金融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8.2.1我国金融风险指标的选取 
    8.2.2数据指标处理与权重计算方法选择 
    8.3金融压力指数的计算及合理性检验 
    8.3.1样本的选取与处理 
    8.3.2金融压力指数的计算 
    8.3.3金融压力指数合理性检验 
    8.4短期资本流动、政策不确定性与金融风险动态关系实证研究 
    8.4.1变量选取与模型设计 
    8.4.2实证分析 
    8.5小结 

    9结论与政策建议 
    9.1主要结论
    9.2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版权所有(C)2023 开云网页版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43664号-2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68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